「當護理師好嗎?」護理工作的優缺點分享

by Puni

疫情爆發之後的護理工作

2021年5月中旬,COVID-19在臺灣大爆發,每天除了中央指揮疫情的直播新聞以外,還有許多有關醫護人員的新聞,例如:醫護爆出離職潮、醫護量能是否足夠、醫護人員遭到不配合的確診者傷害…等等。Puni現在的服務單位是醫院門診治療室,工作內容簡單來說就是幫「門診的病患」做治療,舉凡注射化療/免疫/標靶藥物、輸血、抽痰、放置鼻胃管、導尿、沖洗人工血管、抽取胸/腹水及骨髓穿刺檢查…等等。疫情爆發之後,許多的病房被徵收成為專責病房、醫院降載、減少住院病患床數…首當其衝就是原本安排住院注射藥物的病患,一口氣被轉到門診治療室,現在每一天的治療室都是大爆炸的狀態,但我們的護理人員就只有那麼多,同一時段能夠服務的病患有限,每一位病患的等待時間變長了,不免有一些抱怨的聲音出現,為了協助每一位的病患做完治療,每天加班都變成常態,更不用說每一位護理師身上的全套防護裝備熱得讓人汗水直流。

前幾天,有一位病患的家屬對我說:「妳不覺得妳像一隻蜜蜂一樣,一直跑來跑去,很忙碌嗎?是不是很想要多一雙手來做事?」我回答:「我好想要像章魚一樣有八隻手喔…」病患和家屬都笑了出來,這時已經是下午兩點鐘,冰箱的午餐也依然冰在冰箱…

看著護理師同學、朋友們的動態與貼文,真的讓人很憤慨及傷心,許多醫院服務降載、延後許多不緊急的手術,導致畢業後就一直在手術房擔任護理師的同學,因為手術病患減少,被要求拿自己的時數/年休/年假放假,如果不願意放假的同事,就是會被安排到其他單位當人力,例如:人滿為患的急診室。急診室的護理人員們更是辛苦,疫情之前就已經是非常忙碌,疫情之後更不用說…除了原本就會出現在急診的急性病患,還有一堆要篩檢的、確診的病患、呼吸喘/血氧掉,要緊急插管的病患居然要排隊…這畫面光是用想像的就讓人不寒而栗。

「是什麼,讓我們願意留在臨床工作?」

上述的分享很多都是令人沮喪的狀況,順手紀錄一下最近的工作情形,其實每一種職業都有自己的辛苦之處,只不過我是一位護理師,能和大家分享的就是護理工作,所以今天想和大家分享一下,當護理師的優缺點…Puni將各別列出五個優點與缺點讓大家做參考。

護理師需要培養的五種能力

當護理師的「優點」

一、護理新鮮人起薪高

根據人力銀行的調查顯示:大學畢業生起薪大多為兩萬八左右,大學學歷的護理人員起薪約三萬五至四萬不等(不包含專業加給、輪班費…等等津貼),以Puni為例,二技畢業後在北部的醫學中心工作,白班的薪水大約是四萬七,夜班薪資可達五~六萬多,年薪大約是七十萬起跳,雖然聽起來不少,但是其實我們的工時很長、責任制、做的事情包山包海、壓力大,月薪換算下來的時薪真的少得可憐…對比其他的專業人員,我們的薪資算是相對普通,假如單單以新鮮人畢業後的起薪,護理師的薪資其實算是不錯的。

二、工作穩定:不怕沒工作

「只要有人的地方,就會有工作,因為大家都會生老病死。」護理師算是不太需要害怕失業的行業,只是看你願不願意做而已,如同現在疫情肆虐,許多的中小企業、公司行號、餐飲、娛樂等等產業都在放無薪假,但醫療業可是非常、非常、非常忙錄的,政府甚至號招退休或者現階段沒有在執業的醫護人員出來工作,由此可知,在臺灣真的很缺護理人員,只要肯做,不怕沒工作做。

三、能夠學習醫療相關知識

醫療知識不只能夠運用在病患身上,還能夠幫助到家人、朋友、甚至是自己(雖然沒有用到這些醫療知識當然是比較好的,健康就是福)。護理科系所學知識非常多與廣,基本護理學、解剖生理學、人類發展學、營養學、心理學、微生物免疫學、病理學、內外科護理學、生物統計、老人照護、急重症護理學、手術室護理學、護理行政…五專畢業那一年,我從宿舍搬回從一年級到五年級的書,可以堆疊成兩個半的我,還不包括一些補充講義與參考書籍,從護理師國考的科目就不難看出我們要讀的書有多~多~能夠學習醫療、護理的相關知識,我覺得這也是當護理師非常棒的一個優點(只是在唸書的時候,常常覺得唸到頭很痛…別怕,熬過就好了。)而且到臨床工作之後,還能從不同的醫事人員身上學到許多東西,譬如說從專科醫師、藥師、呼吸治療師、醫檢師…等等的身上學到不一樣領域的知識。

四、高成就感、高價值的工作

把一個病患從「接入院、提供護理照護、直到出院」就會覺得很有成就感,這是真的。就算我現在到了門診治療室工作,病患並不會住在醫院,而是當日執行完療程之後就會返家,仍然能得到工作的成就感,譬如說:幫病患解決了一件小事情、貼心的想到小細節、讓病患與家屬都感到「哇~你怎麼會發現」的那種感覺,或者是當病患說他的血管很難打,然後一針就打上的時候;換藥的時候幫病患包紮得很漂亮…等等,這些都讓我覺得在護理工作中充滿成就感與自我的價值。畢業後,我在神經外科病房任職,有一位學姊告訴我,包紮也是一種美感的訓練,像是頭部的傷口、脊椎的傷口要怎麼樣包紮也是一門學問。但這些可能都要等到真正至臨床工作才會發現,而且需要時時刻刻地留意,尋找自己的成就感與自我肯定價值。

五、職涯發展廣闊

「護理師不在醫院工作,還能做什麼?」其實護理職涯發展非常廣闊,當工作一陣子後,可以往進階護理師前進,專科護理師、麻醉科專科護理師…等等,也能夠轉任教職、研究護理師、管理職位,就算不走護理也無妨,轉職航空業、創業、開咖啡廳、美容美甲、芳香照護師、醫藥業務、開長照機構、考取公職、到公司當廠護/職護…等等,都是不錯的選擇,總之,嘗試看看就對了。大家也可以聽聽看我的「噗妮聊護理Podcast」,是一個專訪護理人員的音頻節目,有興趣可以點選收聽

當護理師的「缺點」

一、輪三班:身體負荷大

許多護理人員離開護理界或者離開醫院工作,大多都是希望能找到正常班別的工作、不要再輪班,輪班除了會讓身體機能變差、負荷大,也有可能導致長期睡眠品質不好,常常聽到護理師因為夜班白班的替換,每每需要靠安眠藥物才能入睡,長期下來對於健康也會有所影響。再者,若走入家庭、有小孩之後,就更難輪班了,雖然也是有聽過資深護理前輩要照顧家庭又要輪班,家庭與職場兩頭燒,幾乎沒有休息時間,真的是打從心底的佩服與尊敬。

二、工作壓力大:照顧人命,不能不謹慎

我一直在思考…倘若有一天我離開護理界,最大的可能原因就是「工作壓力大」,對於我來說,照顧病患是一種使命也是非常沉重的壓力,每做一步都要非常的謹慎,絕對不能有「不小心」的發生,因為我們照顧的是人,如果不小心做錯,例如給錯藥、打錯針…可能就會傷害到病患,所以我在護理工作上非常的謹慎小心,也常常造成自己的心理壓力很大,這是我持續在調整與學習的課題。

「做對,遠比做快更重要!」

這也就是為什麼,我們給藥一定要「三讀五對」的原因。

三、薪資調漲幅度有限

前面有提過「護理新鮮人起薪高」的優點,我所強調的是護理新鮮人,當工作一陣子之後,護理師薪資的調漲空間並不高,以我們醫院為例,每一年都會隨著年資增長、每月薪資調漲約900元左右。升等沒有加給,才是讓我百思不得其解的部分,升等加給這部分會根據每家醫院的規定不同而有所差異,也有聽過升等N1、N2…每個月會加給1~2千不等的醫院,但比起電子業、金融業、其他產業來說,護理師加薪的幅度非常有限。

四、護理大環境需改善

在某一些地方的確都還存在著很重的「學姊學妹制」,新人需要做比較多的事情,醫院的政策、長官的領導方式、醫院還存在著許多的黑暗面,在這邊就不詳加敘述,大家進到醫院工作之後,自然而然就會明白了,但這其實是可以改變的!在噗妮聊護理第47、48集,Puni邀請到臺大醫院企業工會顧問-豐慈和我們分享有關護理工作相關法律與權益,這兩集很推薦大家收聽,護理工作大環境的改變,是需要大家一起努力的方向。

五、職場暴力/醫療暴力

在醫院工作,多多少少都會遇到醫療暴力,我在病房就曾經遇過被病患踹肚子、作勢打巴掌…在新聞上的醫療暴力事件也是曾出不窮,但臺灣的法律始終沒有站在護理人員這一邊,常常令我們感到心寒,這也是期待有一天能被改變的。

「是什麼,讓我們願意留在臨床工作?」對我來說,我覺得護理工作是一個「具有高成就感/高價值」的工作,當我在幫病患做治療的時候,都會覺得很感恩,是什麼讓我有機會能夠幫助病患?病患能夠全然地信任我,在他身上放入針頭、注入藥物;可以信任我遞給他們的每一個藥物;信任我幫他們更換管路、換藥、抽痰、放置尿管…因為我們是專業的護理人員,富有這樣的使命,當完成這些使命的時候,看到病患、家屬對你微笑、點頭說一聲「謝謝,辛苦了!」就會覺得護理工作很有成就感且充滿價值,這可能是我還留在臨床工作的主要原因吧~(當然薪資福利也很重要,每年的年終獎金都會讓你覺得可以再撐一下,哈哈哈,總不能連自己都沒有溫飽還去照顧別人吧…)

以上是Puni的看法,和大家分享囉~歡迎追蹤我的Instagram收聽「噗妮聊護理」Podcast,能讓你對於護理生涯有更多不同的認識。

延伸閱讀:「噗妮聊護理」Podcast是什麼?

免費索取「我要成為護理師」系列迷你音頻課程:護理師需要培養的5種能力

給予回饋,讓Puni能夠做得更好

如果有任何的想法或疑問,或者想和我們分享你的故事,歡迎聯絡我 (粉專私密社團IG…)

若你覺得這個節目有幫助到你,請幫我把這個節目分享給身邊的人,謝謝你~

You may also lik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