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言
哈囉,歡迎收聽噗妮聊護理第二季第28集節目,我是Puni~ 終於又見面了! 從五月一路忙到現在,研究所一年級下學期的課業、報告、負荷比上學期高出太多太多~ 我和同學們一度都覺得讀到懷疑人生~終於在六月把該交的作業、海報、作品、投稿…通通搞定,趁著放暑假,把去年底10月沒開成的刀開一開,現在已經手術後三個禮拜囉,恢復的都還不錯,慢慢地將Podcast拉回正軌~希望能夠持續保持這樣更新的腳步,和你分享護理工作。
本集節目邀請到解憂護理師Miki,分享她在急診內科加護病房的經驗,只能說…不愧是「解憂護理師」,整段的訪談過程中,充滿正能量與鼓勵,非常適合現在在職涯卡關或是處於新人時期的學弟妹們收聽,相信能帶給你不一樣的啟發。
如果你有遇到職業生涯規劃的問題或困難點,無論是想要進一步自我探索、想轉職、想發展斜槓…等等,都歡迎和Puni聊聊、預約一對一的護理職涯諮詢哦,Puni進行職涯諮詢已經累積100小時,希望能持續幫助護理人,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道路。
【來賓相關資訊】
解憂護理師 Miki
Instagram:https://www.instagram.com/luckymiki35/
Email:luckymiki35@gmail.com
文章中會有本集節目訪問大綱,如果想要了解完整版,請收聽節目呦↓↓↓
【收聽連結】S2EP28 急診內科加護病房|所有挑戰都只是暫時的,而不是永遠都無法解決的! ft.解憂護理師Miki
【收聽更多護理師訪談內容】噗妮聊護理Podcast文章與單集總覽
訪綱&時間軸
00:13 前言
02:17 來賓自我介紹
03:45 急診內科加護病房常見診斷
06:12「借床」的照護經驗
08:40 畢業後如何選擇第一份工作(單位)? (推薦收聽)
13:05 新人時期的心境調適與做筆記方式 (推薦收聽)
15:50 是否推薦應屆畢業生至加護病房工作? (推薦收聽)
18:18 沒有選到心中的第一志願、待不下去怎麼辦? (推薦收聽)
20:33 在加護病房工作,需要具備什麼人格特質?
21:47 第一次遇到急救的經驗
26:00 如何培養自己的批判性思考能力? (推薦收聽)
30:53 在工作中是否有遇到什麼挑戰? 如何克服? (推薦收聽)
32:33 促使Miki離開臨床的原因?
37:45 如果有聽眾也想到急診內科加護病房工作,會給予什麼建議?
訪談內容為來賓個人經驗分享,不同地區或醫院可能有所差異,僅供參考,不代表本節目之立場。
重點整理
- 畢業後選擇工作單位時,特別思考自己的個性以及過去的實習經驗,比起專科性的單位,更喜歡複雜度高的單位;病房工作性質和自己想像中的落差,但是過去沒有到急重症實習的經驗…想要更進一步了解疾病的進展、醫療處置…等,讀護理那麼多年,希望能學以致用,所以選擇了加護病房為第一志願。
- 新人時期:每天學習兩個病患的疾病診斷、入院史、治療方向、用藥、檢驗報告…等等,思考今天有沒有不懂的地方? 用一本空白筆記本,以英文字A~Z作為開頭,遇到的醫學專有名詞寫在筆記本後面;藥物則寫在筆記本前面,就像一個藥物小字典。
- 先釐清為什麼想要進去工作?目標是什麼? Miki的目標:升到N3、顧過葉克膜、帶新進人員、能應對急救。如果目標都訂定好之後,就不太會被外界影響。醫療工作環境壓力較大,負能量也會相對比較多,怎麼和那些負能量去好好的相處跟共存,是一個蠻重要的課題。
- 批判性思考能力、觀察力以及好奇心很重要,要知道自己在幹嘛? 「為什麼要做這件事情?」要有一連串的思考。
- 「再多的焦慮都無法幫助自己解決問題,與其一直焦慮,不如盡快蒐集資料、降低不確定性以及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。所有的挑戰都只是暫時的,而不是永遠都無法解決的!」
文章中會有本集節目訪問大綱與重點摘要,如果想要了解完整版,請收聽節目呦↓↓↓
【收聽連結】S2EP28 急診內科加護病房|所有挑戰都只是暫時的,而不是永遠都無法解決的! ft.解憂護理師Miki
【收聽更多護理師訪談內容】噗妮聊護理Podcast文章與單集總覽
「我相信護理不僅僅是一份職業,每個人都有獨特的存在價值,找到自己適合的位置,就能打造不一樣的人生。」
「每一個人,都值得被好好對待與照顧。」
你是否在夜深人靜的時候,特別感到不安、焦慮、憂鬱…等負向的情緒?
常常對於人生發生的遭遇,感覺到不平衡,心中時常出現「為什麼是我?」的想法
不只具備數張專業證照的催眠療癒師,更是一位懂得傾聽、深具同理心的護理師
Puni擁有醫學中心及地區醫院,七年的內外科護理臨床與門診的經驗,在護理的求學過程中,除了護理專業科目,亦修過心理學、人類發展學、婚姻與家庭、人際溝通、諮商與輔導…等相關課程。
持續自我進修與學習,經過訓練、實習與考試,拿到了「美國NGH催眠療癒師證照」與「美國自然醫學臨床芳香照護師證照」,希望可以運用所學,幫助第一線的醫療人員紓解壓力、焦慮與身體不適的狀況,好好的關注及照護自己,才有餘力去照顧病患。亦希望幫助飽受疾病及情緒困擾的人,可以透過催眠找出癥結點,加以改善生活的現況。
【我想了解更多內容 & 免費詢問】
備註:催眠療癒並非醫療行為或心理諮商,若有疾病診斷與治療需求,請至附近診所或醫院就診